1988年4月6日,中央电视台在转播全国人大会议时策略赢,突然插播了一条消息:应沙特要求,中国向沙特出售了一批非常规导弹。这个消息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震惊。在冷战尚未结束、全球局势紧张的背景下,中国将有限的先进武器出售给沙特,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意?为何美国对此没有进行干预?
沙特为何寻求导弹进口?
中国和沙特的关系,在70年代之前并不友好,甚至有敌对成分。冷战初期,沙特的政教合一制度使得他们对不信仰伊斯兰的中国产生了敌意。即使两国领导人在万隆会议上有过接触,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依然遥远。
展开剩余84%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,沙特与台湾的联系使得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,甚至到1965年,沙特对台湾的接待形式被认为是对中国的挑衅。直到1965年的印巴战争,这种敌对关系才有了转机。
在那次战争中,印度对巴基斯坦发起了大规模攻击,美国虽然与巴基斯坦有军事同盟,但却没有采取有效支持措施。巴基斯坦面临灭顶之灾时,是中国伸出援手,帮助他们扭转了局势。中国提供了59式坦克,并向印度发出警告,要求他们撤出中国边境的军事设施。此举赢得了巴基斯坦的感激,也让沙特开始对中国产生好感,最终促成了两国关系的改善。
两国的关系加深
1975年,沙特王子侯赛因以商人身份访问中国,参加广州交易会,受到了热烈的欢迎。此后,沙特与中国的接触不断增加,双方逐步发展了友好关系。1981年两伊战争爆发,沙特深感威胁,尤其是伊朗的军事挑衅让沙特政府十分不安。此时,沙特急需一种能有效威慑伊朗的武器。
中国的东风-3导弹
为了寻求一种可以有效威慑伊朗的武器,沙特最初尝试与美国谈判购买“长矛”弹道导弹。但考虑到以色列的安全问题,沙特的请求遭到了美国的拒绝。于是,沙特转向了中国。沙特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看中了中国的东风-3导弹,这是一款射程远、威力强大的导弹,足以覆盖整个中东地区,并对伊朗形成巨大的威慑。
1986年12月,双方就导弹交易进行了秘密谈判,最终敲定了“东风-3”导弹的采购方案。这款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2650公里,足以覆盖包括伊朗和以色列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,甚至能威胁到印度北部及苏联西部。沙特的要求非常明确——这款导弹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威慑力,还要在战时快速反应。
高度保密的军火交易
为了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,沙特和中国双方都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。沙特方面甚至将交易的目标地隐瞒了,美国飞行员并未意识到他们的航班将前往中国。在谈判中,沙特提出了极为严格的保密要求,并且全程用现金支付。
1987年,沙特代表团抵达中国,双方展开了进一步的谈判和技术交流。沙特对中国提供的“东风-3”导弹性能非常满意,最终决定在沙特南部部署这款导弹。中国的专家团队还帮助沙特建立了一个培训基地,以确保沙特能够独立操作这些高科技武器。
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应
随着交易的成功,美国和以色列得知消息后,立即作出反应。美国表示,沙特购买“东风-3”导弹将对以色列构成威胁,并要求对中沙两国采取制裁措施。而以色列则警告说,可能会对沙特的导弹基地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。然而,沙特并没有屈服,反而进一步与中国加深了合作。
沙特的决定性时刻
1990年,沙特的“东风-3”导弹终于投入使用。几个月后,伊拉克向科威特发动了侵略战争,沙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。沙特的导弹基地随即进入战备状态,并向外界展示了“东风-3”导弹的强大威慑力,这让伊拉克在动手之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。
结语
这笔中国历史上最大单项军火交易的背后,充满了不为人知的秘密。从中沙两国的精心策划,到美以两国的默许,再到最终导弹部署的成功,整个过程都显得极为谨慎而保密。通过这一交易,沙特获得了极大的军事保障,中国也收获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。对于美国和以色列来说,这笔交易虽令他们不满,但也只能默默接受。
参考文献:
[1] 陈肇祥.中国金额最大的单项军火输出——中国“东风”导弹出口沙特内幕[J].共产党员,2011(12):26.
[2] 陈肇祥.沙特与“东风”-3的故事[J].兵器知识策略赢,2011(01):71-73.
发布于:天津市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